也谈“校史”与“笑史” ——对李均先生谈论湖南大学历史的几点质疑

邓洪波

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教育版6 月24日发表李均先生《生拉硬扯修“校史”,牵强附会成“笑史”》一文(以下简称李文),指武汉、湖南、江南三所大学,生拉硬扯,牵强附会,将“校史”弄成了贻笑大方的“笑史”。武汉、江南校史如何,因无研究,不便评价。至于湖南大学部分,我们强烈质疑李先生的“据考证”是假的,不仅没有考证,而且有不顾事实、故意造假,将湖大“校史”“生拉硬扯”成“笑史”,以求哗众取宠之嫌,有违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。为正视听,谨分条质疑如下:

其一,李文称“该大学认定,其前身是建于976年的岳麓书院。但据考证,岳麓书院经过近千年的演进,到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,只可惜这所学堂在1912年就完全停办了。换句话说,那所著名的千年学府到1912年就只剩下书院遗址了。1926年,湖南大学正式组建,校址就在岳麓书院的遗址上。”

这与事实完全不符,凭空造出一个14年的“书院遗址”,然后将这个遗址作为校址来组建湖南大学,是为李先生编造的“笑史”,与湖大“校史”无关,正版的《湖南大学略史》是这样写的,谨摘录如下:

湖南大学历史,上承岳麓书院……清季西学东渐,科举废,学堂兴。巡抚赵尔巽于光绪二十九年奏请改岳麓书院为湖南高等学堂……于高等学堂外更设实业学堂……宣统辛亥,革命军起,高等学堂停办。翌年,改建民国,湘督谭延闿拟就岳麓创办湖南大学,议定而事未克举,遂改迁优级师范学堂于岳麓,易名为高等师范学校。民国六年,高等师范停办,适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即实业学堂之易名,呈请省政府提款建筑新校及工场,省议会议决,以岳麓房舍拨归工专……十三年,省长赵恒惕主设省立大学,指定岳麓为校址,而以其时已有之工、商、法三专门学校改组之,名曰湖南大学。延至十五年二月,始正式成立……盖湖南大学者,仍立于昔日岳麓书院之地位,而为湖南教育之重心。自清季至今三十年间,屡经变易,由书院而学堂,而学校,而大学,制度虽不同,而其为湖南人文之中枢,则今昔未易也。计自清季改学堂以迄现在大学,前后毕业者不下二,致身于政、学、实业各界,颇多能自树自立,成绩已斐然可观……

以上摘自1929年版《湖南大学一览》,这是湖南大学首次正式向社会发布的校史文本。从此以后,虽文字描述稍异,但依“由书院而学堂,而学校,而大学”撰写校史的范式则一直保持不变,民国时期是这样,共和国时期也是这样。如果说李先生“考证”了湖南大学校史,就不应该对湖南高师、工专的接续办学视而不见。因此,我们怀疑所谓的“据考证”是假的,确如李先生自称,只是“几位教授无意中聊起”的“笑史”,不能格之于“校史”的史学规范。

其二,李文称:“湖南大学仅仅利用岳麓书院的校址办学,就可以把学校的历史追溯到岳麓书院吗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”

这又是李先生自造并强加于人的“笑史”,是李氏版的莫须有之罪。据我们所知,湖南大学论与岳麓书院关系至少分物质与精神两大层面。物质包括校址、校舍、校产几个方面,精神也反映于校训、校歌、校徽等几种形式,从来就没有“仅仅利用岳麓书院的校址”就把校史“追溯到岳麓书院”了。物质方面,兹举证如下:

《湖南大学组织令草案》第四条称:“大学以麓山书院旧址及其附近地为校址,改建校舍。”《筹备湖南大学计划之省令》称:第一条称: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、商业专门学校、工业专门学校及前岳麓书院所有一切产业,完全拨作湖南大学校产,即由该筹备处查明接收。”《湖南大学开学时委员长之报告》也称:“十四年……十一月十一日,省长令拨三专校及前岳麓书院一切产业为大学校产,又拨三专经常费为大学经费之一部,并统筹补充。十二月二十九日,省会为便利扩充起见,将岳麓山工专附近地点划为学区,并规定数种特权。”

需要指出的是,岳麓书院的田产,以“岳麓书院山长、老师食米田”“文庙田产”等名目出现在1949年10月《国立湖南大学接管委员会校产组总结报告》中,历经千年,转而为共和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服务。可知岳麓书院产业在湖南大学产业中的分量,它对学校的生存具有特别的意义,应该引起特别注意,受到特别重视。

至于精神方面,就更为明显。如胡庶华校长在《释校训》中说:“本校于本年五月十八日第一一七次校务会议议决,以朱熹所题“忠孝廉节”,欧阳正焕所题“整齐严肃”为校训。盖二公先后在此讲学,所题八字,至今嵌在正厅两庑,实含有历史上之重大意义。当此世衰道丧之际,人心浇薄,社会凌乱,国土日蹙,纲纪荡然;欲恢复民族固有之地位,必先恢复民族固有之精神,而此八字适为今日救时之良药,不仅为吾校之特色已也。……吾校处山水清秀之间,精神易于散逸,思想易于放浪,身体易于萎靡,意志易于薄弱。故以“忠孝廉节”作其志气,“整齐严肃”振其精神。取屈贾之忠节,效朱张之廉介,法曾左之坚卓,慕黄蔡之勇毅,倭患不足平也。故欲恢复民族固有之地位,当先恢复民族固有之精神。忠孝廉节,整齐严肃,为吾民族固有之精神,尤为吾校千余年来相传之瑰宝,愿吾同学,勿以其旧而忽之,幸甚幸甚!”又如《校徽释义》第一条就说“本大学自宋创办岳麓书院以还,历时千载,遗规犹在,朱子所题“忠孝廉节”,欧阳氏所书“整齐严肃”,实为本大学历史上之瑰宝。曾经校务会议议决,取为校训,故绘入之,一以循书院之遗制,一以谋发扬我民族固有之精神。”《湖南大学校歌》也有“承朱张之绪,取欧美之长”歌词。凡此种种,都表明湖南大学之于岳麓书院是自觉自愿的继承。

有鉴于不让“校史”变成“笑史”这一共同目标,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够参照浙江大学校史由书院到大学的处理方式,理性地讨论千年学府湖南大学这一严肃的问题,愿意与李先生以及所有关心这一问题的朋友们进行有理有据的论争。

链接: https://it.szu.edu.cn/gdjyyjs/info/1009/1177.htm